1藥才獵頭觀察西藥行業外貿增長較好
來源: 瀏覽:2235次發布時間:2017-09-05
1藥才醫藥獵頭觀察到,今年上半年,我國西藥類產品對外貿易出現恢復性增長,進出口額達到336.88億美元,同比增長17.06%,增長率在時隔兩年后重回兩位數。由于西藥類產品外貿增長率顯著高于中藥類和醫療器械類產品的外貿增長率(分別為5.54%和4.19%),西藥進出口額在我國醫藥外貿中的占比自2010年以來第一次重新回升到60%以上。出口額為168.7億美元,同比增長7.55%;進口額為168.18億美元,同比增長28.46%;進出口貿易越發平衡,貿易順差僅余5157萬美元,同比減少98%。
2017年1-6月,我國出口西藥類產品488.07萬噸,同比增長9.7%,出口數量再創歷年上半年統計新高。但與此同時,出口均價出現了1.96%的同比下跌,延續近年來的低迷態勢。上半年月度數據顯示,除2月份出口額受春節假期影響出現同比小幅減少外,其余月份均呈現不同程度增長。從量價上看,1、2月份量價背離明顯,隨后逐漸平穩,出口數量同比增長勢頭放緩,出口均價同比變化由跌轉漲。
2017年上半年,我國西藥類產品三大類別的出口格局保持穩定。原料藥出口占比高達82.88%,有所上升;而西藥制劑和生化藥的出口占比分別小幅下降至9.16%和7.96%。西藥制劑上半年出口金額為15.45億美元,同比微增0.98%,其中出口數量小幅增加3.73%,出口均價小幅下降2.65%。其中,激素類、頭孢菌素類制劑出口同比增幅均為兩位數,表現優異。生化藥出口數量同比增加10.66%,即便有1.39%的出口均價下跌,仍使出口金額獲得了9.12%的同比增幅,出口金額達到13.44億美元。肝素類、蛋白胨衍生物等均有較快的出口增長。
2017年上半年,我國西藥類產品出口目的市場依然集中于亞歐兩大洲,合計出口額占比高達72%,但出口增速分別為6.18%和5.63%,低于西藥整體出口增速。對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出口增速較快,分別為13.84%和11.16%,但出口占比依然較小。
上半年,我國經營西藥類產品出口的企業數量繼續增加,達到10074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594家。民營企業依然是我國西藥類產品出口的主力軍,出口企業數量達8041家,出口金額占比達58%,同時出口額也實現了6.46%的同比增長率;三資企業表現較好,1427家三資企業西藥類產品出口額占比達到29%,金額同比增幅達到12%;國有企業出口活力持續衰退,上半年西藥類產品出口額僅小幅增長2.9%。
在上萬家企業中,跨國巨頭阿斯利康西藥類產品出口額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增幅高達715%,并勇奪我國西藥出口企業榜單第一名,原因很可能是其在國內的生產基地從去年開始投產并產生國內外銷售效益。華海藥業、創諾醫藥等企業出口額也實現了高速增長,前者原料藥和制劑均衡增長,后者主要依靠原料藥的出口增長。
進口方面,2017年1-6月,我國進口西藥類產品90.68萬噸,同比增長16.9%,進口數量一舉扭轉了去年的頹勢。進口均價繼續上漲,同比漲幅達到9.88%。2017年上半年,我國西藥類產品三大類別進口均出現迅猛增長。生化藥進口同比增幅最大,達32.9%,源于我國對免疫制品、抗血清、胰島素、人用疫苗等的進口需求大增;西藥制劑進口增幅也高達32.49%,激素類、維生素類、青霉素類、抗感染類等大部分種類藥品進口均實現大幅增長,導致西藥制劑進口額占據我國西藥類產品進口額的比例首次超過50%;原料藥的進口增幅雖最低,但也有17.84%,維生素類、心血管系統類進口增幅明顯。
預計下半年我國西藥類產品進口額將延續上半年的增長勢頭,維持兩位數的同比增長率。
1藥才獵頭公司醫藥行業獵頭顧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