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進場材料,包括碳纖維材料和膠粘劑材料,必須符合質量標準,并具有出廠產品合格證,符合工程加固補強設計要求。比如如果進場材料為卡本牌碳纖維布,那么廠家必須出示產品的質量檢測報告、合格證等。
(2)為了防止碳纖維布受損,在碳纖維布運輸、儲存、裁切和粘貼過程中,嚴禁受彎折,材料不得直接日曬和雨淋,膠結材料應陰涼密閉儲存。
(3)各工序的施工質量,由技術人員負責指導、監(jiān)督,每一道工序完成后提請技術員檢查、認可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
(4)涂底層涂料 涂料應涂刷均勻、不得漏涂,嚴禁在不適合氣溫條件下施工,添加溶劑稀釋后的涂料應在規(guī)定時間內用完。
(5)碳纖維布粘貼的質量檢驗標準
a、下涂和上涂滲浸入碳纖維束良好。
b、碳纖維粘結嚴實。
c、順纖維方向搭接長度不小于20cm,各層之間的搭接部位不得位于同一條直線上,層間必須錯開至少50cm。 d、碳纖維材料規(guī)格,粘貼位置、長度、寬度、纖維方向、層數符合規(guī)定。
一般碳纖維的密度為1750kg/m3,導熱能力高但傳電能力低,碳纖維的比熱容量亦比銅低。當加熱的時候,碳纖維會變厚、變短。常州碳纖維加固公司/工藝流程雖然碳纖維的天然顏色是黑色,但科學家可以把它染成不同的顏色。 我國碳纖維的生產和使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國內碳纖維生產能力僅占世界高性能碳纖維總產量的0.4%左右,國內用量的90%以上靠進口。而PAN原絲質量一直是制約我國碳纖維工業(yè)規(guī)?;a的瓶頸。另外,碳纖維*以來被視為戰(zhàn)略物資,發(fā)達國家一直對外實行。因此,業(yè)內專家認為,強化基礎研究是創(chuàng)新之本,是發(fā)展國內碳纖維工業(yè)的根本出路。我國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了碳纖維的研究工作,幾乎與世界同步。經過30多年的努力,已經研制出接近日本東麗公司T300水平的碳纖維產品,但產量和品質都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與國外差距甚遠。與*進水平相比,國產碳纖維的突出問題是碳纖維強度低,均勻性和穩(wěn)定性都較差,發(fā)展水平比發(fā)達國家落后了近20年~30年,而且生產規(guī)模小,技術設備落后,生產效益不理想。目前碳纖維產能約3.5萬噸,我國市場年需求量6500噸左右,屬于碳纖維消費大國,但我國碳纖維2007年產量僅200噸左右,而且主要是低性能產品,沒有形成規(guī)?;a業(yè),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價格非常昂貴,比如標準型T300市場價格每千克曾高達4000元~5000元。由于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支撐,國內企業(yè)目前尚未掌握完整的碳纖維核心關鍵技術。 我國碳纖維的質量、技術和生產規(guī)模與國外差距很大,其中高性能碳纖維技術更是被日本及西方國家壟斷和。因此碳纖維要真正實現國產化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公司專業(yè)從事碳纖維布,碳纖維膠,粘剛膠,植筋膠,灌縫膠等加固材料生產銷售,由于市場短缺,近年來國內出現了“碳纖維熱",眾多科研院所和企業(yè)紛紛啟動了碳纖維研究或千噸級產業(yè)化項目。雖然當前國內市場對碳纖維產品需求較大,但盲目發(fā)展低于檔次品類存在很大風險,尤其現有產品研發(fā)停滯不前,不能開發(fā)出新型配套系列產品,這些千噸級項目實施后,市場產能出現過剩趨勢將成為必然。 國內企業(yè)不再照搬國外現成的技術,關鍵設備也在加快研發(fā),某些關鍵設備的研發(fā)已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而且原材料供應充足。我國碳纖維產業(yè)技術特點十分明顯,技術多元化越來越受到重視。從2000年開始,我國已*放棄了法原絲技術,采用以二甲基亞砜為溶劑的一步法濕法紡絲技術。目前,國產碳纖維百分級產品能與日本東麗的T700相媲美??梢哉f,我國多年來碳纖維產、學、研相結合研發(fā)的技術成果已不遜色于東麗的相應技術。在我國完整的碳纖維研發(fā)鏈條下的碳纖維工程化研發(fā)出現了加速發(fā)展的勢頭。
第三
進行橋梁碳纖維加固時,必須考慮加固后的橋梁的通行要求,要保證一定的凈空。比起傳統的加固技術,碳纖維加固技術在這點上優(yōu)勢更明顯。
碳纖維加固的特點:一,高強高效、高彈性模量,其抗拉強度比普通鋼材高8~10倍,將它用粘結樹脂與結構粘貼后形成一體,能可靠地與鋼筋混凝土共同工作,有優(yōu)異的補強效果,且適用面廣、質量易保證。
二,施工便捷,工效高,沒有濕作業(yè),不需現場固定設施,能適應各種結構外形的補強而不改變構件外形尺寸,可多層粘貼,并能有效地封閉混凝土的裂縫,施工占用場地少。而采用傳統的加固補強方法,如包混凝土法、粘鋼法,均需進行大量剔鑿、植筋、焊接、澆混凝土作業(yè),碳纖維布施工卻不需要。因此,它對施工空間要求很低,便于狹窄空間作業(yè),對生產、使用的干擾很小。
三,耐腐蝕及耐久性能南昌。碳纖維能有效地防護構件的混凝土和鋼筋免職受酸、堿、鹽、水等介質的腐蝕。碳纖維與膠結構本身及經其補強的構件可以*承受紫外線、核幅射;*在-54~80℃下使用,強度不會降低;經加速暴露老化試驗驗證可歷時40年性能不變;且在表面涂裝后,耐用性更加突出。
四,加固修補后,基本不增加原結構自重,能保持結構原狀,外形美觀,同時原構件尺寸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粘貼后表面可以涂刷、粘貼飾面材料、防火材料
南昌建筑專業(yè)加固公司,碳纖維裂縫加固
研究了分別基于AC13和AC25優(yōu)化出的9組級配、SBS改性中海70#瀝青和中海70#瀝青兩種結合料、花崗巖和石灰?guī)r兩種集料以及50,70 mm兩種車轍試件厚度等條件下的瀝青混合料動穩(wěn)定度(DS)與車轍模量(EDS),EDS與動態(tài)蠕變勁度模量(Sdy),Sdy與DS這三者的關系.結果表明,不同瀝青混合料的Sdy與采用厚度匹配的車轍試件DS之間存在良好的相關性.因此可以將DS轉換為Sdy,并用其作為瀝青路面結構設計的參數.
通過對自然感潮環(huán)境下混凝土的自由氯離子濃度分布的分析,研究了既有混凝土氯離子侵蝕的特征及擴散特性,采用室內自然擴散法進行了模擬擴散試驗,并根據Fick第二定律和MonteCarlo法分析了既有混凝土和試驗混凝土的擴散參數及鋼筋初始銹蝕時間.結果表明:自然環(huán)境下混凝土的氯離子侵蝕存在明顯的對流區(qū),自然擴散法的氯離子擴散系數大于自然環(huán)境下2個數量級,模擬混凝土中鋼筋表面的自由氯離子濃度是自然環(huán)境下實際濃度的2倍,鋼筋初始銹蝕時間是實際的240倍.
操作要點
1. 混凝土表面處理
1 將混凝土構件表面的殘缺、破損部分清除干凈。
2 對經過剔鑿、清理和露筋的構件殘缺部分,進行修補、復原。
3 裂縫修補:縫寬小于0.2mm的裂縫,用環(huán)氧樹脂進行表面涂刷密封;大于0.2mm的裂縫用環(huán)氧樹脂灌縫。
4 打磨:將構件表面凸出部分(混凝土構件交接部位、模板的接槎等)打磨平整,修復后的構件表面盡量平順。
5 清洗打磨過的構件表面,并使其充分干燥。
2. 缺陷部位涂刷底膠
將配好的底膠(粘結劑),用涂刷均勻于缺陷部位的砼表面。
3. 構件表面殘缺面的修補
用環(huán)氧膩子對構件表面殘缺面的修補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要點如下:
1 膩子主劑、固化催進劑、固化劑按規(guī)定比例稱量準確,裝入容器,用攪拌器攪拌均勻。
2 構件表面凹陷部位用環(huán)氧膩子填平,修復至表面平整。在殘缺修補中使用環(huán)氧膩子時,要在氣溫-5℃以上,相對濕度小于85%的條件下施工。膩子涂刮后,表面仍存在的凹凸糙紋,應再用砂紙打磨平整。
4. 涂刷底膠
將配好的底膠(粘結劑),用滾筒均勻涂刷于需要粘結的砼表面。
5. 粘貼碳纖維
粘貼碳纖維材料之前,首先應確認粘貼表面干燥。氣溫在-10℃以上,相對濕度RH>85%時,如無有效措施不得施工。為防止碳纖維受損,在碳纖維材料運輸、儲存、裁切和粘貼過程中。應用鋼直尺與壁紙*按規(guī)定尺寸切斷碳纖維材料,每段長度一般以不超過6m為宜。為防止材料在保管過程中損壞,材料的裁切數量應按當天的用量裁切為準。碳纖維縱向接頭必須搭接20cm以上。該部位應多涂樹脂,碳纖維橫向不需要搭接。其施工工藝要點如下:
1 粘貼樹脂的主劑、固化催促劑和固化劑應按規(guī)定的比例稱量準確,裝入容器,用攪拌器攪拌均勻。一次調和量應以在可使用時間內用完為準。
2 粘貼時,在碳纖維和樹脂之間盡量不要有空氣??捎昧_拉(工具)沿著纖維方向在碳纖維材料上滾壓多次,使樹脂滲浸入碳纖維中。
6. 養(yǎng)護
粘貼碳纖維材料后,需自然養(yǎng)護1-2小時達到初期固化,應保證固化期間不受外界干擾和碰撞。
7. 涂裝
若加固補強構件需要防火時, 可在樹脂固化后涂刷耐火涂層。涂裝應在樹脂初期固化后進行,并應遵守所用涂料的相關標準和施工規(guī)定。
對由干混蒸汽法制得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硬化漿體及其性能進行了隨蒸壓溫度和蒸壓時間變化的研究.得到硬化漿體的抗壓強度、表觀密度、水灰比、非蒸發(fā)水與水泥比、氫氧化鈣含量和水化程度均隨著蒸壓溫度的提高和蒸壓時間的延長而提高.在景德鎮(zhèn)階段蒸壓溫度為140℃和蒸壓時間為3 h與第二階段蒸壓溫度為213℃和蒸壓時間為9 h的條件下,硬化漿體試樣的抗壓強度達到120 MPa,非蒸發(fā)水與水泥質量比為0.134,氫氧化鈣含量為23.9%(質量分數),水化程度測定值為60%.
南昌建筑專業(yè)加固公司,碳纖維裂縫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