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排名之2017中國化學藥研發實力50強
來源: 瀏覽:2731次發布時間:2017-09-18
日前,由藥智網、中國藥房雜志社聯合主辦的《2017中國醫藥創新高峰論壇暨醫藥企業研發實力百強榜》發布,包括《2017中國化藥研發實力排行榜TOP50》。
化藥一直是我國制藥企業研發的核心,且研發程度遠高于中藥、生物藥,因此這塊也成為制藥企業大展拳腳的領域。據藥智數據統計,2000-2017年(截止9月1日)共計受理化藥118763個(1類和1.1類按品種數統計,其他按照受理號統計,下同),占總受理數量的71.84%(如圖1所示),足見其在研發領域所占比例之重。其中化藥新藥有36415個,占比30.66%(如圖2、圖3所示);化藥1類627個,1.1類1441個。由此可以看出化藥一直是藥品研發的重頭戲,前景可期。
圖1 2000-2017年(截止9月1日)藥品注冊與申報比重
進入化藥榜前三的企業研發實力情況。
1、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大天晴)。本年度,正大天晴坐上了《2017年化藥研發實力榜單TOP50》的頭把交椅,相比去年正大天晴由第二名躍升為第一,榮耀萬眾矚目,但背后的巨大實力更值得同行探索學習。目前,正大天晴擁有國際領先的技術與設備,以及800余位高精尖人才組建的團隊,多個特色研發探索平臺(如甘草酸藥物、抗病毒藥物、呼吸感染藥物、抗腫瘤藥物等),強有力的軟硬件條件讓企業斬獲年度桂冠在意料之中。2002-2017年(截止9月1日),正大天晴藥業共計申報藥品462個,其中獨立產品297個,共批準344個。其中化藥申請431個,占比93.29%。2016年正大天晴在化學藥品的申報與注冊中,受理臨床的1類或1.1類共計5個,1.2-1.6類2個。其中受理數量最多的為化藥3類,共計17個,特殊審評和優先審評分別為6個、1個(如下圖6所示)。在批準臨床上,2016年正大天晴獲批1.1類5個,1.2-1.6類2個,特殊審評4個,最多的為化藥3類,共計59個。
2、齊魯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魯制藥).此次中國化藥研發實力榜,齊魯制藥猶如一匹黑馬,在2016年一年的努力之中,讓自己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驟然從2016化藥研發實力第10名躍然上升至2017化藥研發實力的第二名,可說是其實力迸發的體現。齊魯歷經多年的發展已然成為了中國大型綜合性現代化制藥企業。在研發上,齊魯擁有自己的研究院,研發團隊達600人之多,且擁有自己特有的創新平臺作為研發的后備平臺。2000-2017年(截止9月1日),齊魯制藥共計申報藥品688個,獨立產品371個,已批準480個。其中化藥申報648個,批準450個(如圖8所示),化藥申報占比為94.19%(如圖9所示)。2016年齊魯制藥在化學藥品的申報與注冊中,受理臨床的1類或1.1類共計1個,3類2個。其中受理數量最多的為化藥5類,共計9個,特殊審評1個。在批準臨床上,2016年齊魯制藥批準臨床1.1類1個,1.2-1.6類1個,最多的仍為化藥3類,共計73個。
3、江蘇恒瑞制藥有限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江蘇恒瑞).江蘇恒瑞制藥一直以來在化藥上的研發實力有目共睹,在去年的《2016中國化藥研發實力排行榜》中位居第一。今年的排名有所下降,但依然位居高位,可見江蘇恒瑞制藥在化藥研發之中實力的均衡。恒瑞醫藥在美國、上海和連云港建有三大研究中心和一個臨床醫學部,擁有各類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800多名。如此強大的人才儲備助力恒瑞不竭的醫藥創新發展。2001-2017年(截止9月1日),江蘇恒瑞共計申報藥品749個,獨立產品361個,已批準488個。其中化藥申報727個,批準483個(如圖12所示);化藥的申報占比為97.06%。2016年江蘇恒瑞在研發之中總計投入11.84億元,占總營業收入比重為10.68%,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2.82%;參與研發人員共計2000多人,占公司總人數的16.93%。在化學藥品的申報與注冊中,江蘇恒瑞2016年受理臨床的3類共計1個,6類1個。其中最多的為補充申請,共計17個(如圖15所示)。在批準臨床上,江蘇恒瑞獲批準臨床1.1類2個,1.2-1.6類1個,最多的為化藥3類,共計32個。
《2017中國化藥研發實力排行榜TOP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