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醫療迎來高速發展
來源: 瀏覽:2431次發布時間:2017-08-28
8月21日,國家衛計委發布《2016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公布了“十三五”開局以來各級衛生計生部門各項工作的成效。數據顯示,在醫院數量中,公立醫院12708個,民營醫院16432個。與2015年的公立醫院13069個、民營醫院14518相比,分別再減361個,再增1914個。2015年,民營醫院從數量上正式超過公立醫院,成為國內衛生事業發展的一大變革節點。而今,兩者的數量差距進一步拉大,讓人看到了社會辦醫力量的一步步崛起,公立醫院的發展也正在回歸理性。
民營醫院發展迎來井噴式發展
2016年與2015年相比,民營醫院的增長速度達到了13.18%,機構數據顯示,2011年到2016年,民營醫院數量從0.84萬個上漲到1.64個,五年內都在以10%以上的增速增長,這樣的速度著實讓人驚訝。歸根結底,包含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社會辦醫條件與要求的放開,社會辦醫療機構數量和地點的限制被取消,醫療機構審批程序進一步簡化,醫療機構審批中的部分證明材料被清理,解除了社會辦醫的基礎束縛條件;
二是享受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如今不少民營醫院在醫聯體建設方面,鼓勵通過技術支援、人才培養等方式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一批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納入定點范圍;
三是人力資源得到徹底解放,《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取消“在職、因病退職或者停薪留職的醫務人員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的限制,充分發揮醫務人員的專業優勢,調動了醫務人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四是新醫改各項舉措的支持,醫生多點執業的放開、公平社會環境的營造、信息化手段的運用等,提升了民營醫院的發展活力。
相信隨著支持民營醫院發展政策的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如萬達等數千億的社會資本不斷涌入醫療市場,民營醫院將迎來更大規模的井噴式發展!
做強做精是民營醫院發展之路
2016年,民營醫院機構數占到了52.63%,比公立醫院多出了5.26個百分點,但是在床位數量上,公立醫院床位占78.3%,民營醫院床位占21.7%;在診療人次上,公立醫院診療人次28.5億人次(占醫院總數的87.2%),民營醫院4.2億人次(占醫院總數的12.8%)。對比數據可以看出,民營醫院在數量上多于公立醫院,但在醫療服務能力上無法與公立醫院相比。但從目前國內的探索來看,可以從做強做精上下功夫:
一是專科醫院具有先天優勢。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臨床分科越來越細。相對來說,專科醫院的投資成本和周期都比綜合醫院低一些,同時,專科醫院專注于某一領域,更容易建立品牌優勢和人才優勢,其針對特定醫療器械的大量采購也更容易獲得價格優勢。
二是高端醫院具有發展前景。據美國咨詢公司弗羅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的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可達2萬億元人民幣,目前高端醫療服務僅占不到5%。顯然這個市場還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對于有條件的家庭,通過極致服務,提供更完美的就醫體驗,更能倒逼醫療市場推動自身變革。
三是連鎖醫院具有競爭能力。連鎖經營的醫院具有目標愿景和管理方式相一致的特點,可以有效的促進連鎖格局實際經營情況調整對醫院的在人、財、物上的投入,來實施其經營戰略,可以深入對原有的管理措施、市場開發和設備購置等進行不斷的提升和優化、改革和創新,并始終保障經營管理能力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增加抵御風險的能力。
當前國內不少醫院更像是“巨無霸”或者“航母”,強大的人才高地、政策優勢、服務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壟斷能力,所輻射之處,產生強大的“虹吸”效應,不但讓不少基層醫院的發展舉步維艱,還讓不少民營醫院不得不在夾縫中生存。一個健康、有序的醫療市場,應當是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競爭發展。
未來,相信民營醫院的數量仍會不斷增加,但提升質量與能力也將是自身發展的重點之一,大變革仍將繼續,公立醫院回歸社會公益也將是最終的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