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零售藥店將分級分類
來源: 瀏覽:3294次發布時間:2019-09-30
9月17日,山東省連發兩份針對零售藥店的重磅政策,分別是《山東省藥品零售企業分類分級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山東省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確二類店不得經營中藥飲片,但執業藥師可通過“互聯網+”遠程審核處方,每20家連鎖門店至少配備2名專職審方執業藥師。
制定分級標準,鼓勵高評級
此次山東省發布的兩份政策,都源自于2018年11月23日,有關部門管發布的《關于<全國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其《通知》中表示,到2020年,全國大部分省市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制度基本建立;2025年,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法規政策體系基本建立。
分類分級后,執業藥師缺口巨大
依據此前發布的《通知》,業內人士認為人員配備標準或將成為零售藥店日后發展的關鍵問題。因為依據不同類別,藥店需要配備的藥師、執業藥師及藥學技術人員數量要求不一。例如,三類零售藥店應配備至少2名執業藥師和2名藥師及以上職稱的藥學技術人員,實行網上集中審方的藥品零售連鎖企業門店,可視為配備1名執業藥師。
據了解,2018年全國零售終端市場總體規模已達到3842億元(按零售價計算),零售藥房數量為48.90萬家,執業藥師數量僅46.80萬名。考慮到二類、三類門店至少配備1名以上藥師,假設二類和三類門店數量10-15萬家,藥師缺口達15萬以上,遠遠難以達到分級分類管理的要求。有業內人士認為,執業藥師缺口如果不能盡快補上,即將實行的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制度或對一些藥店產生致命的影響甚至可能使一部分藥店面臨關閉。
隨著分類分級管理推行,龍頭藥店可能受益極大。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藥店龍頭或可分享一類藥店退出的處方藥、甲類OTC和中藥飲片市場。另外,醫療機構、醫保局在處方外流的聯動方面將借分類分級加強,也有利于零售藥店龍頭承接處方外流,提升單店營收和盈利。而全國性和區域龍頭企業借助資本力量的不斷加速整合,或導致連鎖藥店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