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局掛牌后已經影響大批藥企
來源: 瀏覽:3020次發布時間:2018-11-23
如今,國家醫保局掛牌已經有5個月之久。在這5個月里,醫保局推進國家藥價談判
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將17種抗癌藥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范圍的通知》中,將17種談判品種納入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乙類范圍,平均降幅超過50%。這是國家醫保局登臺亮相后的頭場重頭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總的來說,國家談判藥進入醫保,可以為患者帶來很大的實惠,同時也能給藥企帶來豐厚的利潤空間。
國家醫保局成立后,全民醫保的統籌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國家醫保局對藥品和醫療服務有定價權和支付權,既代表需方又代表支付方(政府支付),這將對醫藥行業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其中,醫藥界一直比較關注的藥品招標采購也迎來新局面。
藥品的招標和采購終于可以統一,這也意味著藥品價格得到控制,過去的虛高藥價有望降下來。另外,我國較大的醫藥市場,尤其對于進口藥、專利藥、原研藥而言,有利于發揮集中統一招標的優勢,而對于兒童藥、短缺藥以及一些價格較低、療效確切的藥品,醫保基金也會加以支持。
11月15日,《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文件》發布,該文件顯示,試點范圍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沈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 11個城市(以下簡稱 “4+7城市”)。
對此,該政策將會對醫藥產業產生較大的影響,而隨著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不斷擴大,采購藥品的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加。從長遠來看,帶量采購將促進醫藥行業回歸產品的質量、技術、市場競爭度等良性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