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醫療器械升級
來源: 瀏覽:2327次發布時間:2018-07-18
浙江是醫療器械大省,截至2017年底,全省醫療機構已配置國產大型醫用設備(CT、MRI)共計159臺;已建立省級國產大型設備應用示范基地一個,市級國產大型醫用設備應用基地兩個;國產大型醫用設備企業已由原來的3家增長到6家。康達洲際、朗潤、奧泰等3家企業已在本省投資約30.5億元;產品線涵蓋CT、MRI、PET-CT、DR、彩超等高新醫療設備,涉及研發、生產、培訓等全產業鏈。預計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200億元、利稅30億元。
產業轉型升級:浙產醫療器械面臨新問題。浙江省醫療器械企業有低、散、亂的特點,產業規模偏小,同質競爭嚴重,與先進省市差距較大。全省醫療器械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的比重僅為3.9%,位居全國第9位,年銷售額超億元的企業數僅42家。本省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幾乎全是民營企業,在過去為浙江經濟的發展作出過卓越的貢獻,然而也存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企業研發投入不足,大部分企業的研發投入與銷售比不足3%。而先進國家和優秀企業的此項投入超過15%。企業產品還是以中低端的產品為主,高端產品還有一大部分被國外龍頭企業壟斷。
黃金發展時期:浙產醫療器械如何起飛。未來幾年,將是我國醫療器械發展的黃金時期,產品增長速度將保持在15%左右,將遠遠高于藥品行業的增速,更高于同期GDP的增長。因此,如何抓住大好機會,推動浙產醫療器械起飛,全力服務城鄉居民的健康,就成了業內外相關人士都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題。重點要解決生產制造過程中的關鍵核心技術、材料。本省明星企業明峰醫療,就是最好的例子。短短七年時間,走到了全國前列,正是抓住了發展機遇。資金,永遠是各項事業發展不可或缺的。
要利用社會資金,推動醫療器械的創新與研發,推動浙產醫療器械的迅速成長。浙江省在資金上也采取了相當力度的傾斜,給予財政補助,比如省衛計委就會同省財政廳安排了59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全省26個1.5T磁共振;對各省級醫院采購,浙江精品制造目錄內醫療器械產品按實際采購額的10%比例給予補助。對認定為國家首臺套重大裝備產品,給予100萬元獎勵,對于認定為省內首臺套重大裝備產品給予50萬元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