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生可多點執業
來源: 瀏覽:2160次發布時間:2018-07-11
說起多點執業,我們第一印象就是二級及以上醫院的醫生才可以,大醫院的醫生到基層注冊執業、兼職開診所……來勢洶洶,而基層的醫生就只能圍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刨食吃。
但這次不同了,隨著國家“放管服”政策的不斷推進,已經有地方放寬了對多點執業的醫師資格要求,醫師多點執業要真正實現大流動。
7月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布了《廣東省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施行了一系列全科醫生利好政策,其中關于醫師多點執業方面更是進行最大程度地放開,著實亮眼。
1、允許基層全科醫生在全科診所多點執業,實現大流動
在2015年原國家衛計委印發的《關于印發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中注明,多點執業的醫師應當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從事同一專業工作滿5年。
而在廣東省《方案》里,降低了多點執業醫師的資格要求,只要具備全科執業范圍,就可以多點執業。《方案》提出,“允許符合條件的注冊全科醫生個體或合伙在城鄉開辦個體全科診所,允許在零售藥店內設立個體全科診所,允許公立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全科醫生在全科診所多點執業并按勞取酬”。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廣東省還允許在零售藥店內設立個體全科診所,這對基層市場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變化,藥店里開設全科診所以后,患者看病就更加方便,小病小痛在藥店就可以直接解決。
廣東省的舉措,直接打通了多點執業的最后一道關卡,全科就是通行證,醫師多點執業不再受職務、職稱局限,真正實現全領域的大流通。
2、降低多點執業資格要求,鄉村醫生也可多點執業
《方案》明確提出,具有全科醫學執業范圍的鄉村醫生,可上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多點執業,以上人員應加注全科醫生執業范圍并納入屬地全科醫生人員統計和管理。
因此,鄉村醫生不再只局限于村衛生室了,只要執業范圍是全科醫學的鄉村醫生,就可以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者衛生院執業,全科就是你的“通行證”。
另外《方案》中還提到,要組織和鼓勵粵東西北地區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或助理全科醫生培訓。
所以村醫想轉崗全科的前提是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就趨勢來說,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是很有必要了。
3、全科醫生實行縣域內“統招統管統用”
對于基層全科醫生的管理,我們之前熟悉的是“縣管鄉用”,但廣東省不同,《方案》要求,對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到基層執業的全科醫生,可實行縣域內“統招統管統用”。
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全科醫生的執業地域更寬了,執業地點不再局限于“鄉”,而是縣域內“統招統管統用”,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執業,管理上更為靈活。
另外,對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合格到村衛生站工作的助理全科醫生,可實行“鎮管村用”(鄉鎮衛生院聘用管理、村衛生站使用)。根據上面第一條提到的,參加全科轉崗培訓后的鄉村醫生,是可以享受“鎮管村用”的。
4、允許基層自主招聘臨聘全科醫生,同工同酬
根據廣東省的規定,基層醫療機構對于人才招聘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方案》提到,允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自主招聘臨聘全科醫生并簽訂勞動合同、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清晰地寫進了《方案》當中,即臨聘的全科醫生也會享有編制內全科醫生的同等津貼和待遇。
醫改舉措一向走在全國前列的廣東省,這次的《方案》著實給力。不難看出的是,隨著各地方在全科醫生和多點執業政策方面的逐步成熟,以下幾點趨勢將成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