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獵頭談未來十年創新藥將迎來“黃金十年”
來源: 瀏覽:2158次發布時間:2018-06-21
經過1藥才獵頭顧問近日仔細分析對比,發現進入2018年以來,前沿生物研發的用于抗艾一類新藥艾可寧(注射用艾博韋泰)、正大天晴自主研發抗腫瘤1類新藥鹽酸安羅替尼膠囊、恒瑞一類新藥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等數個被業界寄予厚望的重磅創新藥上市。
這個數量,相較過去,今年上半年的表現讓行業有一種中國創新藥正在爆發的感覺。中金證券分析師認為,未來十年,中國將從仿制藥大國升級為創新藥強國。
到2030年,以研發出的“新活躍成分”計算,中國對全球醫藥創新的貢獻,將從目前的2%提高到12 %,進入全球第二梯隊;中國企業在全球醫藥研發的金額占比,將從目前的5%提高到20%,超過英國而位居全球第二。
而從成果角度去看,未來十年,中國將每年產生1~2個First-in-Class的新藥,10年中出現3~5個全球銷量超過10億美元的重磅炸彈品種。而創新藥銷售20%將來自海外市場。
在全球創新格局下來看,以上市前研發和新藥上市數來衡量,中國目前處于第三梯隊,對全球創新的貢獻大約為2%,與第一梯隊的美國(約60%)和第二梯隊的國家(日韓和西歐)仍有很大差距。但是,到2030年,以研發出的“新活躍成分”(New Active Substance,NAS)計算,中國對全球醫藥創新的貢獻,將從目前的2%,提高到12%,穩居第二梯隊,甚至邁進第一梯隊。 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提供了豐富的臨床資源,同時尚有大量臨床醫療需求未能獲得完全滿足,將為創新藥提供巨大的母國市場。中國肝癌、食道癌、胃癌患病人口占全球50%/49%/43%。中國總體癌癥的五年生存率僅為40.5%(2012-2015),遠低于美國的66%。Frost & Sullivan 預測中國生物藥市場規模將年均增長16.4%至2021 年的3270 億人民幣,增速全球最快,屆時將占全球生物藥市場的17%。未來10年,中國醫藥企業腫瘤免疫領域將是一個重要方向,也是極有可能與全球同步的領域。腫瘤免疫是當前生物藥研發中規模最大的領域,它已成為繼手術、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后,腫瘤治療領域的一場范式革新,被視為最有潛力治愈惡性腫瘤的手段。
目前全球范圍內已有5個PD-1/PD-L1藥物和2個CAR-T 藥物上市。PD-1/L1全球市場峰值有望達407 億美元,中國市場峰值有望達432億人民幣。CAR-T國際市場空間93億美元,國內空間111億人民幣。1藥才獵頭顧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