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獵頭談寧波提供機器人售藥服務為方便市民夜間買藥
來源: 瀏覽:2254次發布時間:2018-06-19
據1藥才獵頭顧問獲悉,寧波市市場監管局和市人社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和鼓勵藥品零售連鎖創新發展的意見》,鼓勵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在門店設置24小時自動售藥機,用機器代替人來實現售藥服務。
據悉,寧波現有藥店2900多家,但24小時營業的很少。市市場監管局藥品監管流通處處長鄧封偉表示,原本藥店應提供24小時服務,由于人力資源有限,大多數藥店為避免資源浪費沒有堅持。但不少市民客觀上還是有夜間或應急的用藥需求。
為解決這對矛盾,寧波兩部門創新推進“互聯網+藥品流通+醫保移動支付”模式,開展直營連鎖門店自動售藥機銷售醫保非處方藥試點工作,符合相關規定要求的自動售藥機允許銷售非處方藥,包括甲類非處方藥與乙類非處方藥。
后期正式開始運行后,市民只需到自動售藥機插入社保卡,確認參保人有效身份后即可進行選藥、購藥。
實際上,藥品零售企業必須保證24小時供應的要求出現已久。2000年,蘇州出臺《蘇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管理暫行辦法》,對蘇州市醫保定點零售藥店提出要求:能及時供應基本醫療保險常用藥品,保證24小時提供服務。
而在2004年,國家《藥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中也曾明確規定,藥品零售企業必須具備滿足當地消費者所需藥品的能力,并保證24小時供應。
但后來,在醫保協議、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中藥房必須24小時營業的強制約束逐漸被取消。
2012年12月1日,我國發布的《零售藥店經營服務規范》僅表示:提倡零售藥店設置夜間服務窗口,實現24小時藥品供應,以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這也意味著,24小時售藥改為提倡,不再是強制性要求,藥店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選擇是否提供公益服務。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推進“互聯網+藥品流通”模式發展,借助第三方平臺滿足群眾安全便捷用藥需求,該模式還在不斷優化與完善過程中。
隨著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掀起風暴,醫療界也開啟新的探索模式。自動售藥機、售藥機器人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藥店的人力成本,彌補了實體藥店的不足,為藥店夜間售藥帶來更多的便利。1藥才獵頭顧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