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獵頭談國內藥企掀起并購潮
來源: 瀏覽:2155次發布時間:2018-06-05
據1藥才獵頭顧問了解,自5月以來,醫藥企業間的并購案例,包括海南海藥擬收購奇力制藥100%股份、康美收購益佳康100%股權等。
在這些并購案例中,華潤醫藥集團收購江中藥業引發了業內關注。5月18日,華潤醫藥集團公告將通過購買部分股權,并以現金或資產增資的方式,實現對江中藥業的絕對控股。業內人士分析,華潤借此并購,不僅將會獲得數個優質大品種,還將進一步增強自營產品的江西地區區域優勢。
而針對新一輪的并購潮,醫療戰略咨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表示,在政策鼓勵創新藥發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期限將至等醫藥大環境下,國內藥企已經開始進入并購期,2020年左右國內藥企或將迎來并購高潮。
羅蘭貝格制藥與醫療業務合伙人林江翰則表示:“中國的制藥行業正向成熟市場迅速靠近,未來一兩年內如果出現10~20起這樣大規模的企業并購,我不會驚訝。因為一致性評價的原因,藥物大品種在并購的邏輯中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實際上,國內醫藥企業近些年來比較認可通過品種收購為導向的并購重組邏輯,特別是在之前藥品審評審批速度過慢,新藥研發周期長、資金消耗高、風險大的背景下,藥企會選擇“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豐富自己的產品線、整合行業資源。因此,這種直接收購現成品種的方式成為許多醫藥企業壯大品種的捷徑。
不過,對于國內醫藥企業來說,本土市場的收購并不能滿足,尤其是在藥品市場競爭激烈,一致性評價、醫保壓價等大背景的影響下,他們還將大品種收購的觸角延伸至了海外。比如,5月8日,綠葉制藥宣布以5.4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77億元)獲得阿斯利康思瑞康及思瑞康緩釋片的許可權利。
再比如較早之前的三胞集團,筆者了解到,2017年三胞集團收購美國生物醫藥公司Dendreon100%股權。業內人士表示,雖然三胞集團并非醫藥企業出身,但這卻是中國企業首次收購美國原創藥物,而8.1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7億元)的收購金額也創下中國企業在美金額最大的藥品收購紀錄。
不少專業人士也表示,通過兼并收購,做大做強成為集團型大佬,或通過進口注冊走國際化道路,“出口轉內銷”等,都將成為這些行業大佬在市場競爭中,以及經歷一次性評價行業洗牌后的機會。
而對于未來醫藥企業收購并購的趨勢和情況,有專家表示,并購重組的數量還會上升。我國是醫藥市場大國,大約有5000家制藥企業,雖然市場需求大,但當中存在的并購整合的空間并不小。之前業內就有分析,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行業中,很多企業將會被關停、吞并甚至就此消失,尤其是實力不強的小企業,遭遇被收購、并購的概率較大。
此外,一致性評價或將成為醫藥企業加速并購的助推器。因為,一致性評價要求企業在申報時將所有流程都要走一遍,過程復雜且繁瑣,而且資金耗費較大,對很多實力不強但有好品種的藥企來說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很多大型藥企會借機豐富產品線,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1藥才獵頭顧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