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級無水碳酸鈉有注冊證質檢單藥典標準
藥用級無水碳酸鈉有注冊證質檢單藥典標準
性狀描述
編輯
露置空氣中逐漸吸收1mol/L水分(約15%)。400℃時開始失去二氧化碳。遇比碳酸強的酸酸放出二氧化碳與水。溶于水(室溫時3.5份,35℃時2.2份)和甘油,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堿性,pH11.6。相對密度2.53。熔點851℃。半數(shù)致死量(30日)(小鼠,腹腔)116.6mg/kg。有刺激性。
物理性質
密度:2.53
熔點:851℃
沸點:1600℃
貯存運輸
編輯
密封干燥保存。用途說明
定量分析中標定酸液的基準物質,測定鋁、硫、銅、鉛和鋅。檢驗尿液和全血葡萄糖,分析水泥中二氧化硅的助熔劑,金屬金相分析等。 級用作緩沖液組分,用于去除膜蛋白。
無水碳酸鈉
定量分析中標定酸液的基準。測定鋁、硫、銅、鉛和鋅。檢驗尿液和全血葡萄糖。分析水泥中二氧化硅的助熔劑。金屬金相分析。用作分析試劑,如作基準試劑,分解樣品熔劑、沉淀劑、緩沖劑、發(fā)射光譜分析中樣品揮發(fā)劑。還用于制備鈉鹽、鈉玻璃及影片印洗。
在人工合成純堿之前,古代就發(fā)現(xiàn)某些海藻晾曬后,燒成的灰燼中含有堿類,用熱水浸取、濾清后可得褐色堿液用于洗滌。大量的天然堿來自礦物,以地下埋藏或堿水湖為主。以沉積層存在的天然堿礦品位最,分布甚廣。最早發(fā)明人工合成純堿方法是18世紀末,法國路布蘭用芒硝加石灰石和煤在溫下還原并進行碳酸化,得到以含Na2CO3為主的粗制品——黑灰,經過浸取、蒸發(fā)、精制、再結晶、烘干,獲得純度約為97%的重質純堿。1861年,比利時歐內斯特·索爾維獨自發(fā)明了純堿并獲得過。由于技術秘密保護一直未能大范圍應用,20世紀20年代才從美國突破,尤其是中國著名的化工專家侯德榜于1932年出版了《純堿制造》一書,將保密70年,索爾維法公布于世。侯德榜還于1939-1942創(chuàng)建了侯氏制堿法,并在四川建立了中試車間。1952年在大連化工廠設立了聯(lián)合制堿車間。